安全股票配资门户Position

你的位置:安全股票配资门户_在线股票配资开户_网上股票配资平台 > 安全股票配资门户 > 配资平台哪个最好 东莞市消防救援局局长陈全:大力推进“数字消防”建设

配资平台哪个最好 东莞市消防救援局局长陈全:大力推进“数字消防”建设

发布日期:2025-04-25 22:53    点击次数:184

配资平台哪个最好 东莞市消防救援局局长陈全:大力推进“数字消防”建设

2025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消防救援局局长陈全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是消防救援队伍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迈出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步伐。

在此期间,东莞市消防救援局大力推进“数字消防”建设,组建全省首个防灭一体指挥中心,并始终坚持“疏堵”原则和大力宣传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服务工作。未来,消防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将致力于技术研发装备升级等三个方面,搭建攻坚突击队,切实打造“水陆空”联合救援新体系。

1

过去一年,东莞市消防救援局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消防救援队伍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我们在队伍改革建设发展稳中精进,推动东莞消防救援事业步入了更稳健、更高效的发展进程,我们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强能”主题主线,发扬“自我革命、勇立潮头”精神品质,牢牢把握“启新奋进”“风纪创优”两个重点,班子团结有力、队伍风清气顺、工作卓有成效、基础再上台阶,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迈出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步伐。

在此期间,我局获评全省消防先进支队级党委,连续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创新案例连续两年荣获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队伍中涌现出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和省“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在强化火灾防控、完善消防治理体系方面,我局推行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一网统管”和“多员合一”长效机制,联合7部门建立六大片区下沉包保机制,打造全省首个火灾实验室,创新“1+1+6”火灾调查模式,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建设获评市民点赞榜金奖,全市10万人火灾亡人数持续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在强化实战实训,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方面,我局打造了全省首支整建制无人机专业队、首支接警调度专业队和应急通信省级区域轻型队,成功处置一批急难险重火灾事故,指挥中心荣获119接警调度技能竞赛全省一等奖,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指挥中心现场会示范推广。

在强化综合保障、夯实队伍管理方面,我局解决了应急消防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建设历史问题,全年全市揭牌投入使用消防站7个,养老、医保政策全面落地,“两智一图”系统全面迭代升级,消防防护服装洗涤中心、消防器材智能化仓储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打造松山湖、谢岗、寮步凫西站正规化建设试点,荣获全省“条令学习月”知识竞赛一等奖、党课教案评比二等奖,全年未发生队伍安全管理案件。东莞市政府审议通过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职业保障实施办法》,队伍建设迈入现代化快车道。

2

东莞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消防”建设,目前数字化平台覆盖了哪些重点领域?实际应用效果如何?

目前数字化平台在消防主要覆盖下列重点领域:

一、人联网。在作战通信与定位中,我们实现所有品牌通信对讲机融合通信互联,支持实时定位与轨迹同步,确保救援人员在复杂环境中无缝通信,利用部署综合定位装置,实时获取消防员室内外位置信息,尤其在高层建筑或地下空间等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定位。

在作战辅助方面,我们利用联网实时监测消防员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空气呼吸器剩余使用时间等关键数据,确保作战安全,结合智能手环等设备,获取救援人员作战时间与作战状态信息,辅助指挥决策,动态调整作战策略。同时实时监测消防员救援时间与环境气体浓度,实时追踪消防员行动轨迹,提前预警危险环境,防止气体中毒或爆炸等次生灾害。掌握救援人员位置,及时支援。

二、车联网。作战时可以实时采集消防车辆定位、轨迹、视频等信息,实现力量上图,确保指挥中心掌握车辆动态,同时基于灾害地点,关联周边水源、执勤实力等资源,结合供水算法实现智能调派,辅助指挥中心实时调整力量及水源调度。打通与现场部署无人化装备通信链路(无人机、机器人、机器人狗),实时接收现场信息,提升指挥效率,辅助快速决策。

三、视联网。在视频资源共享方面,我们复用市雪亮工程视频联网平台,实现各部门监控视频实时共享与统一管理。救援中借助百千万工程补充高空瞭望点位,融合无人机资源,将空中监控网络作为应急视频补充。隐患处置方面我们试点部署了视频智能监测预警模型,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消防隐患分析。

四、物联网、图联网。在推进基层治理模式改革工作中,我们着重发挥利用信息化牵引整合作用,通过“三个一”(一平台、一个码、一张图)信息化手段将巡查、整改数据进行流转、汇总,实现全流程闭环。“一平台”就是打造“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服务平台”,落实“一中心四员”的火灾隐患巡查、整改工作体系,实现“部门+村居”的消防安全巡查“全覆盖”。“一码”就是以“城市物事码”为载体,利用省数字政府赋码平台,以统一编码标准,发布城市物事码,行业部门和镇、村巡查人员通过扫码即可掌握场所的建筑信息、人员信息、隐患信息等,并可动态录入巡查整改情况,实现“一地一码,一码全览”。“一图”就是以“一张图”为基础,融合公安、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管等各部门的全要素数据资源,实现将灭火救援接警调度与火灾隐患巡查处置的联动,通过大数据研判、一张图监测,提升火灾事故救援和风险防控的精准度和能动性。

在智能指挥体系建设中,我局组建全省首个防灭一体指挥中心,围绕“两智一图”战略,将行业数据与消防救援要素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多图层叠加的“消防大地图”。此地图已整合30余万路监控视频,地理信息模型覆盖面积高达2465平方千米。在日常备战阶段,指挥大屏会分区展示消防救援要素与防火业务图层。消防救援部分,我们综合呈现重点单位位置、队站分布、水源及道路等基础信息,为战前分析与警情归纳提供有力支持。

防火业务方面,我们重点标注隐患类型、行业及场所,并汇聚网格员、治安队员等基层人员的巡查整治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巡查缺失、隐患超时未解及频发问题,从而精准定位消防治理短板,全面提升对城市运行态势的感知能力。在实战处警时,我们充分利用“雪亮工程”提供的实时视频流,直观展示目标区域及周边环境。同时,大屏会即时调出灾害事故现场的建筑模型,以及消防出动力量编队、路线规划、处置要点、任务指令和安全管控等关键作战要素。这一“一图展示、动态更新、实时分析、准确记录”的模式,确保了前后方指令畅通无阻、协同作战精密无误,实现对灾情变化的全程跟踪与作战安全的全面监督。

此外,我们还创新性地复用消防无人机视频数据,动态捕捉火势蔓延情况及现场细节,有效弥补地面监控的盲区。同时,通过融合通信手段,我们将基层网格队伍、蓝骑快反突击队等移动终端的视频资源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实现从空中到地面、从固定到移动的全景式视频汇聚,让指挥作战全程可视化,进一步提升了救援效率与安全性。

3

针对市民关切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高层住宅消防隐患问题,消防部门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能否分享一些典型整改案例?

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上牌车辆约315万辆,随着居民群众短距离出行需要,保有量还将不断增多,我们各部门的火灾防范压力还是比较突出,为巩固整治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队始终坚持“疏堵”原则和大力宣传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服务工作。

二是出台规范,做好保障。市住建、消防等7部门联合制定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部门、建设程序和保障的要求;配套出台地方性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明确管理措施、停放充电等要求,为有序推进小区集中停放充电点建设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三是突出重点,严防事故。在市镇两级共同推动下,东莞各类电动自行车隐患有效治理。市消防、网格等部门持续开展“三小”场所违规住人和出租屋违规占用首层楼梯间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年内共处置违停、飞线充电等涉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75.29万宗,全市排查架空层6660栋,清空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民用建筑2665栋,累计劝离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2.44万辆,下一步我支队将结合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高层住宅等重点场所指导。

四是疏堵结合,方便群众。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将“推动电动自行车配套设施建设”纳入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范围,由市府办督查室督导推进。截至去年底,全市1412个既有物业小区中,1277个小区累计建成停放场所共5271处,可停放车辆约26.42万辆;建成充电设施共5539处,累计建成充电端口10万个,全市近67%小区达到5:1车充配比。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去年来推动新增端口3万余个,增设数量在全省排名靠前。

五是广泛宣传,增强意识。集中开展“五个全覆盖”宣传,充分利用市主流媒体、各类平台、各部门资源加强我市电动自行车整治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宣传。持续发动消防志愿者、社区人员、网格员、安全员等力量开展“流动+前置”宣传。同时,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全市2000余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定期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提示单张。通过电梯安全“三进”等活动宣传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消防安全隐患,推动全市16万余台电梯张贴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的警示标志。物业协会通过聘请专家集中授课、现场实操等方式完成住宅小区从业人员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实操培训。各村社区落实54.3万套出租屋和9700余栋高层建筑全面粘贴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的警示提醒。

典型案例比如有万江的“无线充电技术赋能,解决电动自行车管理及充电痛点难点”。万江街道在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中,发现无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中兴商住楼存在室内大量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隐患问题,且因场地限制,难以选址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给居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公安、交通、房管所、住建、消防、规划所、供电等部门及属地社区召开会议,对中兴商住楼电动自行车隐患整治及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并组织到广东胜高通信有限公司开展调研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技术。经过多次商讨研究,工作专班制定出整改方案,由属地社区结合中兴商住楼周边环境合理规划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引入无线充电技术,灵活配置无线充电位,实现无接触充电及充电过程实时监控、智慧管理。经过整治,目前,中兴商住楼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已全部清理并规范管理,周边设有无线充电设备5套,有线充电设施3套,无线充电端口46个,有线端口46个,基本能满足群众停放、充电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还有麻涌引入智慧门禁,助力规范管理。针对出租屋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问题,在“智慧门禁”的基础上加装电动自行车“AI识别+报警”摄像头,接入全镇出租屋电瓶车入户检测与双向报警管控系统应用平台,实时监测电动自行车入室问题,实现“房东—网格员—消防大队”闭环监管。同时,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延伸至工厂企业,鼓励倡导“满电回家”,进一步降低居民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荷载,减少电动自行车入室充电情形。系统上线以来,全镇未发生电动自行车室内火灾事故,电动自行车违规入室问题治理初见成效。

4

我们注意到近期消防部门结合低空经济契机,发挥无人机在综合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现有无人机是否满足实战需求,有实际案例吗?未来在该领域消防部门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计划?

当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灾害事故类型也日渐增多,救援难度和复杂度也在不断提升,如超高层火灾、地下轨道空间火灾、危化品爆炸火灾等人难以靠近及处置的复杂灾害,消防员无法涉身应对和处置,无人机乃至无人化装备在应急救援中的辅助力量日渐突出。

为此,我局组建了无人机专业队、机器人专业队、水域救援专业队等无人化、智能化的救援力量,用于辅助我们的救援。其中无人机专业队配有灭火无人机、载重无人机、穿越侦察无人机、装有喷火、抛投、喊话、照明等多功能无人机,可以穿越狭小空间进行侦察,可以高空侦察探测高温区域,可以高空灭火、可以高空照明,还可以载重运输抛投等。

近两年来,我局这些无人化、智能化专业队伍已经成为了东莞消防救援的主要辅助救援力量,共处置警情30846起。例如建筑火灾处置时,无人机可针对大跨度厂房、高层建筑等复杂场景,通过红外热成像实时定位火点,辅助消防车辆调整灭火角度,同时可执行破窗排烟等高危任务,降低内攻人员风险。

典型案例显示,某地大跨度仓库火灾中,无人机精准识别隐蔽火点,帮助指挥中心节省40%的灭火剂消耗。在处置危化品事故中,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设备可快速抵近泄漏源,识别有毒气体种类并绘制扩散范围。在地震、洪涝等灾害中,无人机通过航拍建模对比灾前灾后地形,快速定位人员被困区域。

未来,消防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将致力于技术研发装备升级、数字消防平台建设以及协同机制优化三个方面,优化智能化平台的分析系统与使用落地,与其余部门协力优化无人机作业规范、共享数据与技术标准等。我局将搭建无人化融合作战平台,无人机群为先锋侦察队,机器人群和无人艇群为攻坚突击队,切实打造“水陆空”联合救援新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受访者供图

南都东莞两会报道组出品配资平台哪个最好



下一篇:没有了
TOP